声明:
细心如你,应该已经发现了,本期的链接,build 变成了 bulid……
其实我已经发现了,但是我又发现,Twikoo 这货,文章 slug 改了之后,居然评论就没了……
$$ \begin{cases} x = \sin t, \\ y = \frac{t \cos t}{2} \end{cases} \quad 0 \leq t \leq 2 \pi $$更新:在修改 MongoDB 数据库之后,链接正常了(
嗨,大家好,我是 Chlorine。
折腾了一天多,终于完成了从 NotionNext 到 Hugo 的迁移。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记录我搭建博客的历程,同时我会尽可能写得详细一点,为同样零基础的老友们提供一点帮助。
本来想给这个系列起一个炫酷的名字,但是想了想,还是使用两个主要工具进行命名吧,也方便想找解决方案的老友们。
本系列的封面图作者为 Unsplash 的 Luke Stackpoole。
独立博客简介
What?
什么是静态博客呢?
要说静态博客,首先要说独立博客。
说到博客——或者类似的服务,大家可能会想到新浪微博、知乎、CSDN、博客园等。这样的平台只要注册一个账号,开始写就完事。
例如,我们打开一个博主的知乎首页,我们访问的域名(地址栏里那串字符)一般是这样的: 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xxxxx ;而你现在访问我的博客首页,链接是这样的: https://yoghurtlee.com 。
看出区别了吗?直观上来看,知乎首页的域名是依托于知乎的域名的,而我的博客的域名是我自有的。
独立博客指的是不依赖于社交媒体平台或内容聚合网站、拥有自己的域名和托管服务的博客。这样的博客通常由博主自己或者一个小团队进行运营,具有更高的自定义程度,允许博主完全控制网站的设计、内容和功能。这种类型的博客可以是个人兴趣、专业领域分享、商业推广或任何其他目的。
Why?
关于为什么写静态博客而不是在大型博客平台上进行写作,我概括了以下几点原因:
- 独立的域名和服务——网站的全自有性
- 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
- 站点权重和搜索引擎优化(SEO,简单来讲就是你的网站在搜索引擎的位次)我命由我
- 高度自由化——独立博客一般都基于开源框架,客制性极高
- 不受平台审核规则的限制——内容(合法范围内的)自由
- 与读者更好的互动——这是我的个人感觉,一个订阅人数不过百的小站,比一个几万粉丝的平台号与读者的关系紧密许多
- 盈利性
- 独立网站可以成为高价值的虚拟财产
- 在流量足够且你愿意的情况下,你可以通过广告或推广营收
当然,独立博客也有缺点:
- 成本——零成本建站当然是完全可行的,但是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顶级域名(TLD)和服务器,那还是需要一点成本的
- 小众性——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小众的爱好,我们的站点(目前)又是属于再小不过的站点。
- 技术要求——即使是门槛最低的建站,也比注册一个账号开始写复杂很多。当然,看着教程建站还是相当简单的~
- 低流量性——上一条的直接结果
- 孤独性——这点很复杂和无奈,大家先从直观上想象一下吧
Best Practice
下面是我认为的,独立博客写作的最佳实践。
- 稳定的域名和 DNS 解析服务。
- 在本地快速创建带有相应属性值的博客文章。
- 使用标准的 Markdown(准确来说,此处指的是 GFM)语法进行书写。
- 使用图床进行图片的管理。
- 写作完成后一键上传到 Git 仓库。
- 站点部署工具自动嗅探仓库变动进行部署。
- 更新完成。
以下我们的所有文章,都围绕着这个 Best Practice 展开。
你必须会的东西
下面的东西是必须会的,如果这些都不会,我就真没辙了。
- GitHub/Gitee 账号的注册,仓库的 fork
- Markdown 语法。如果你不习惯 md,那你可能是走错地方了。
- Git 提交(后面会简单讲如何在 VS Code 中可视化提交)
我们需要的东西
- 域名:我们以 Dynadot 为例
- DNS 解析服务(Opt.):我们以 CloudFlare 为例
- 博客框架:我们以 Hugo 为例
- Git 仓库:我们以 GitHub 为例
- 部署服务:我们以 Vercel 为例
- Markdown 编辑器:我们以 Obsidian 为例
- 图床(Opt.):我们以缤纷云对象存储为例
- 评论系统(Opt.):我们以 Twikoo 为例
下面我会使用“数字博物馆”这个比喻,将搭建博客的每一步都尽可能讲清楚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。
独立博客,启动!